一、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释放六大信号
年会设置12场专题研讨会,聚焦宏观政策、科技创新、内需消费、绿色低碳、深化改革、全球产业链合作等前沿议题,释放六大关键信号,这些信号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未来经济走向的探索之路。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和希望。尽管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李强总理在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今年中国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既是源于对中国经济基础条件的深刻把握,也源于对自身治理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将注重加大政策力度与激发市场力量相结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为经济持续向好、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人工智能引领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不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指出,中国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工业与服务业。同时,众多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各自领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拓展业务边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的赛道。
三是政策后劲十足,经济发展动能澎湃。在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发力,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也保持稳健灵活,通过降准、降息等手段,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四是消费提振政策加码。商务部宣布启动“全国家电消费季”,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手机、家电等领域,截至3月18日,已发放数码产品补贴超669亿元,拉动消费潜力释放。
五是绿色转型加速。生态环境部提出“1+N”政策体系,支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北京、上海等地更计划设立绿色产业基金,推动低碳技术落地。
六是开放决心坚定不移。中国再次向世界表明,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方面,不断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来华投资。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二、把消费打造成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压舱石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年会上表示,当前中国消费规模很大,但消费在国民经济和总需求中的比例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大约20个百分点的差距,扩大消费的潜力巨大。中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不断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局面。
一是增强消费能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让消费者有钱能消费。
二是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健康消费、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服务消费产品和场景,让消费者有更多中高端服务可消费。
三是优化消费环境。要形成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大震慑,把每天都变成“3·15”,让消费者放心安心消费。
四是减少后顾之忧。今年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今后还要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广告:桂湖防水
广告:顺美新材
广告:豫宏集团
韩文秀说,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更新旧动能、发展新动能。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集成优势明显,这在世界上是独有的。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一是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中国将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人工智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中国将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依法治理超低价恶性竞争,规范竞争秩序,倡导“优质优价”,反对劣质低价,推动企业优胜劣汰,市场动态出清。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老中青企业家携手并肩,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李强总理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为各类经营主体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对企业创新创造的政策支持,增强发展内在驱动力。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说,中央财政会在教育、科技、人才这些方面加大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政府会继续增加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并且完善经费分配和管理机制,全力支持关键技术的攻关。还会通过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设立投资基金等方式,推动“人工智能+”这样的行动计划,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时也帮助传统产业升级。
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在年会上表示,中国具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超大规模的市场、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为国际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同时,中国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了高端智能、绿色低碳的优质产品,推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走出国门,为世界经济繁荣注入了新动能。
对于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李乐成提出四方面举措。
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将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布局一批新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推进国家高新区提质增效,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为全球提供创新的原动力。
二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将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创新创业,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出台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国家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和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催生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成果转化对接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先进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转化落地。
四是打造协同创新生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离不开创新资源要素的高效流通。将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创新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通,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构建若干开放多元的创新“小生态”,共同繁荣全球融合发展的“大生态”。
往期精彩
?? 朱冬青秘书长率中国建筑防水代表团赴美参加2025美国国际屋面博览会—中国建筑防水行业亮相国际舞台,深化全球合作
?? 关于召开『2025第六届防水行业大会(528大会)』的通知(第一轮)
?? 关于征询『第三届建筑防水行业供应链创新和应用大会』演讲及论文的函
竭诚服务
信息部 010-88415003
行业部 010-88415062
会员部 010-88415061
展览部 010-88415068
协会官网(中国防水网)www.cnwb.net
温馨提示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点击下面的“赞”和“在看”支持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