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JC/T 1072-2024解读
程晓辉1 尚华胜2 栾淇雅3 王澜4 刘宁5 郑国庆2
1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北京,100055
2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3
3 北新防水有限公司,北京,102200
4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苏州,215100
5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北京,100089
摘 要:本文就新修订的建材行业标准《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JC/T 1072-2024的编写过程、主要修订内容和关键技术要求等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标准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de of practice of quality management for waterproof membrane manufacturers" JC/T 1072-2024,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ject, main contents and ke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Keywords: waterproof, manufacturers, quality management, standard
2024 年 10 月,工信部发布公告,批准发布了建材行业标准《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JC/T 1072—2024),于2025年5月1日实施。
该标准对防水卷材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旨在稳定并提升防水卷材的质量水平确保防水工程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要求。作为防水类标准体系重要的补充和完善,该标准有助于促进建筑防水行业适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于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双碳目标及绿色发展战略的关键措施之一。
1.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针对环保、节能、低碳、绿色和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标准。特别是住建部门为确保和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围绕工程建设标准的高质量发展,对建筑防水行业工程建设用材料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JC/T 1072-2008《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于 2008 年首次发布,显著提高了建筑防水行业内从事防水卷材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和环保意识、生产装备水平、生产过程控制和检测能力等,为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了基础。2016年修订实施的新版标准进一步提升了防水卷材的生产质量、品牌市场推广、产品质量系统建设、生产能源管理以及标准化实验室检测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对过去10年间防水行业的质量管理提升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
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取消了建筑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工信部将《防水卷材行业准人条件》修编为《防水卷材行业规范条件》(未发布)。同时,在供给侧改革、全面质量提升、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等方面也对建筑防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加快绿色建材绿色产品推广、加强生产能源消耗控制、提升全产业链质量、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等,为产品质量注入了绿色、低碳、节能等新内涵。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地产暴雷、双碳战略等外部环境变化,也对建筑防水行业的发展与转型带来了影响,促使生产企业在转型升级、市场动态监管、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2022年,GB 55030-2022《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正式发布,对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了建筑防水材料接缝剥离强度、接缝不透水性、耐久性、耐水性等指标,以适应建筑工程防水设计的工作年限要求。基于此,诸多防水材料标准陆续开始制修订。近几年来,建筑防水材料发展迅猛,整个防水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和优化完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合理地组织、指挥、正确处理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间的相互关系直至产品交付,实现生产合理化、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是保证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
《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的修订旨在有效缓解外部环境对行业生态建设和质量管理带来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效益端、企业成本控制端、企业产品质量追溯控制端等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规程响应3060双碳战略和绿色建材绿色工厂的产业政策,从提升生产效率、严控生产质量、优化环保设备出发,积极履行社会义务、践行企业责任,为市场需求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产品与服务,是建筑防水行业致力于文明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
2.任务来源
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9]276号),将《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列入行业标准修订计划,计划号:2019-1690T-JC。该标准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组织,共同编制。
3.标准的主要内容
3.1 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与2016版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本次修订主要集中在产品分类、环保要求、管理权限及体系建设等方面,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有:更改了主要防水卷材类别、名称及标准号;更改了质量管理机构及岗位的职责权限和资格要求;更改了防水卷材生产线生产能力要求;增加了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更改了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增加了绿色工厂、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的相关要求;更改了防水卷材生产设备基本要求。
3.2 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通则、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防水卷材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其他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
3.3 标准化实验室的定义
本标准中新增了标准化实验室的定义,即按照建筑防水行业要求配置的具有良好科研实验条件,可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存储以及相应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实验室。
标准化实验室在建筑防水行业领域内开展评定工作以来,已有150余家生产企业通过了评定并获得了“建筑防水行业标准化实验室”的授牌,为行业的质量管理和提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4 通则
本标准中规定了防水卷材生产企业应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应参照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编制为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必需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及相关制度、记录。
本标准对防水卷材的产品类别进行了重新定义,其中“沥青类防水卷材”类包含纤维胎基类、高分子胎基类和沥青瓦,“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类包含橡胶工艺类和塑料工艺类,具体见表1。
表1 主要防水卷材产品类别、名称及标准号
3.5 质量管理机构
本标准中规定了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及权限、质量管理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其中对质量管理机构、职责和权限进行了重新梳理,增加了“质量报告制度和质量改进措施”的规定;在质量管理相关岗位的资格要求中,对涉及的人员进行了重新梳理,保留了质量主管、检验检测员、工艺技术员、关键工艺操作员、特殊工种人员,并对上述人员掌握的基础知识、操作技术熟悉程度、具备的能力、是否需要培训等重新进行了规定。
3.6 质量管理
本标准对于质量管理,着手从原材料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设备管理、成品检验检测管理等环节进行全周期的质量控制,保证了防水卷材产品的生产质量。
3.6.1 一般规定
本标准中规定企业应建立并保持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检验检测、成品贮存的质量管理,以期在防水卷材生产过程中实现从原材料购入环节到成品生产完成入库环节的全阶段质量管控。
根据行业调研数据显示,目前行业内既有的生产线引进或改进均是以2016版标准中新建和改扩建生产线的产能要求进行升级,以保证企业市场端的有效供给,原来的生产线已全数被替代或淘汰,因此标准中对生产线的产能要求做了相应调整。如表2所示“既有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 2016 版标准中既有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设置,既有生产线为2013年5月1日前建设的生产线。表中删除线标记为2016版标准中既有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设置,既有生产线为2013年5月1日前建设的生产线。2018年工信部为提升建材行业管理水平,规范建材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程序,发布《建材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决定废止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公告管理。2019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委托开展<建筑防水行业准入条件>修订的函》(工原函[2019]106号)文件,开展《建筑防水卷材行业规范条件》标准(未发布)的编制,其中明确对于新建沥青类防水卷材项目单线产能规模规定有胎改性类应不低于1000万平方米/年、无胎和高分子膜基自粘类应不低于500万平方米/年,具体见表2中“生产线年生产能力”。
表2 生产企业卷材生产线生产能力要求
在过去几年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重点工业品的国抽结果中,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的不合格品发现率连续维持在15%以上,这与建筑防水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预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受国内外资源、能源、原材料、房地产、竞争等大环境的影响,保证产品质量成为维持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基于上述种种影响,本标准对生产企业提出了以下要求:应进行分类管理;配置基本生产设备;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并报告;实施质量统计并报告等工作。
本标准中结合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动的重点工业品开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行业试行建立以工业物品编码为溯源管理手段的质量追溯、数字化追溯等工作开展进行了规定。
3.6.2 原材料质量管理
本标准对沥青类防水卷材的主要原材料及检验项目进行重新梳理,删除“增粘树脂”和“粉末丁苯橡胶”两个项目,见表3。
表3 沥青类防水卷材主要原材料及检验项目
广告:桂湖防水
广告:顺美新材
广告:豫宏集团
本标准对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的主要原材料的检验项目重新梳理,橡胶工艺类卷材使用的三元乙丙等橡胶增加拉伸性能的检验项目,以保证防水材料成品的物理性能,见表4。
表4 高分子类防水卷材主要原材料及检验项目
本标准规定了原材料的贮存管理包括建立制度、分别存放、材料标识及使用原则,并对原材料不应露天存放、混放做出明确要求。
3.6.3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要求、过程关键工序以及生产设备管理等内容。
1) 通则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应制定有明确工艺、参数、操作方法及控制要求的技术文件,并按技术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并记录: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主要原材料、工艺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生产工艺进行变更;企业在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应具有操作文件,并由专人负责,可实现实时监管,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防水卷材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及控制要点见表5。
表5 防水卷材生产过程关键工序及控制要点
2) 沥青类防水卷材生产工艺过程
沥青类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主要包含原材料储存及输送、沥青改性以及成型三个部分,最终的卷材产品如弹性体(SBS)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APP)沥青卷材、自粘沥青卷材和沥青瓦等各自对改性沥青有不同的要求,在标准中均做出相关规定。
3) 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生产工艺过程
建筑防水工程市场的推广应用中,自粘类高分子卷材、预铺类防水卷材、桥隧专用大尺寸防水卷材是防水工程市场涌现出的创新迭代产品。然而,多年来在卷材生产过程中存在自粘层厚度不均匀、自粘胶融化状态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与系统生产线同步性差,废品率高、操作不便。标准中在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生产工艺的基本生产工序中增加了“涂胶”工序,并对胶体温度控制、胶层厚度控制及胶层均匀性控制提出了要求,这些改进对于提升材料成品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4)生产设备管理
企业应制定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操作规程、设备验收淘汰制度及维护保养规划等,并配置具有资格的专业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使用和管理,保证生产安全及运行稳定;特殊设备还应满足相关环保、节能的要求。
5) 其他
行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同品种产品的交叉生产或转换生产,应采取技术措施避免转换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质量偏差,并对过程产品做好检测检验并记录,不限于检验频次、检验项目及判定规则等。
3.6.4 成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
本标准对成品检验检测、不合格品控制提出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同时按照要求开展出厂检、型检和周期检验,并对检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使用,编制好质量报告。对检验检测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制定操作规定和维护保养管理,同时做好使用记录和定期检定(校准)。
3.6.5 成品贮存和质量记录控制
成品贮存建立管理制度,对型号、类别、贮存环境要求等要明确;同时做好质量记录控制文件资料的管理;对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产品能力验证等做出鼓励性的要求,促进行业的高质量转型和发展。
3.7 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3.7.1 能源管理
在能源管理中,鼓励生产企业开展一系列使用天然气、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活动。对企业建立防水卷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管理,沥青类防水卷材参照 GB 30184《沥青基防水卷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指标要求执行,高分子类防水卷材参照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进行计算。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生产和仓储,以促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力。
3.7.2 环境管理
在环境管理中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对废气、粉尘、沥青烟气、粉料输送、有机废气监测等环保管理措施。鼓励企业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政策指导下,依据JC/T2700《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积极开展绿色工厂建设以及零外购电、零废弃物排放、零化石能源使用等工作。
3.7.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生产企业应按照 GB/T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的要求开展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建设,同时鼓励企业按照 GB/T 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的相关工作,给予一线产业人员安全可靠的生产保障。
4、附录
附录A防水卷材生产设备基本要求中的删除了既有生产线的设备要求,对新建生产线的设备要求进行了梳理与更新,与标准6.1.2条的生产线生产能力协调一致。
附录B防水卷材生产企业实验室基本条件中,在检测仪器设备技术要求和检定(校验)周期的详表取消了表注。
附录C防水卷材生产企业标准化实验室要求中,随着防水行业标准化实验室评定工作的持续开展,生产企业内部专职质检人员的比例有了较大提升,在标准化实验室管理制度中增加了实验室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培训制度以及三废管理制度,同时在标准化实验室评定管理中增加了考核评定分级的相关要求。
附录D防水卷材产品物理性能比对验证检验管理办法中对“防水卷材质检机构”做出调整,更加准备具体到“具有防水卷材检验检测能力的第三方机构”,避免出现理解上的混淆;对企业开展比对认证检验的频次要求进行了调整;对防水卷材产品比对项目以及评判依据做出了明确规定。
附录E防水卷材不同厚度折算成标准厚度参考系数中,对沥青类防水卷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的标准厚度及折算系数进行了规定。
5、问题讨论
本标准的修订是在2016版标准的基础上,践行落实国家双碳和绿色发展战略,对建筑防水卷材生产企业的管理进行更智能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约定。但面对目前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以及建材行业发展的现状而言,本标准仍有一些需要优化改进的地方。
一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构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要求,追溯体系要可操作、可落地并覆盖全国的重点工业产品,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建筑防水卷材作为重点工业产品监管目录中的一种,建立适合行业发展的质量追溯体系,对于企业来讲责无旁贷。本标准中仅鼓励企业开展以工业物品编码为管理手段的追溯体系建设,力度上稍显不足,在以后的修订中应予以加强。
二是数字化生产水平:生产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可发展高度,数字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产品精度问题,保证了各生产环节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偏离,同时在内部管理、流程优化上也有积极的作用。防水卷材生产企业的智能装备水平在有序提升,但在数字化建设和投入上差距较大,在后续的工作中还需对该项工作予以重视。
三是碳排放、碳足迹管理: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生产企业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减碳降碳,还要解决碳足迹、固碳等问题,以期解决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管理。防水行业在建材领域内的整体碳排放量不大,但对行业可持续发展而言,加强碳管理十分重要本标准后期的修订方向中需要重点考虑。
6、总结
本标准的发布将加速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有助于解决企业规模不均匀、生产技术不先进及智能化监管不足的问题。作为防水类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本规程的实施将对建筑防水行业质量提升2.0工作的开展,实现“重塑生态、严控质量、产能升级、绿色发展”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将有利于防水卷材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作者简介:
程晓辉,男,工程师,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行业部,长期从事防水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标准管理工作以及建材行业课题管理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以及防水行业相关课题的研究。(联系方式:北京市丰台区国投财富广场1号楼12A 010-88415062)
文章刊载于《中国建筑防水》杂志6月刊
往期精彩
破卷突围 赛道赋能 共赢未来!2025第六届防水行业大会(528大会)在南京胜利召开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八届十次理事会、八届十次常务理事会在南京召开
2025第六届防水行业大会致谢函:汪洋踏浪破千难,彼岸扬楫越万山
2025年度『建筑防水行业科学技术奖-工程技术奖(金禹奖)』评选启动!
2025年度『建筑防水行业科学技术奖-技术进步奖』评选启动!
竭诚服务
信息部 010-88415003
行业部 010-88415062
会员部 010-88415061
展览部 010-88415068
协会官网(中国防水网)www.cnwb.net
温馨提示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点击下面的“赞”和“在看”支持我们吧!